top of page
作家相片棧貳庫KW2

解構高雄港前世今生 老倉庫活化成休憩熱點

已更新:2021年4月13日

1920年「打狗」改名「高雄」;這一年,同時設立高雄州,政經中心也從內陸的鳳山轉移到港邊。全新都市的開始,鐵路與高雄開港息息相關。

(中央社記者王淑芬)和煦冬陽漫步高雄港濱,隨興坐上旋轉木馬享受片刻的浪漫悠閒,「棧貳庫」是近來高雄最夯的景點,這處昔日砂糖出口的專用碼頭,如今成了濱港打卡的休閒熱區。


挑高的老舊倉庫有大型鋼構支撐,部分牆面還有剝落的混凝土塊,長近200公尺的老倉庫,有手作文創商品、人氣海味伴手禮,也有熱食料理、咖啡茶飲等,最受歡迎的莫過於倉庫外海側港濱步道,是民眾散步、發呆或交誼的熱點。


港濱的白色旋轉木馬不再只是兒童的專利,更是老中青縱情開懷的遊憩區,不時有阿公阿嬤伴著小孫子恣意玩樂嬉笑;假日的黃昏,這裡成了港濱快樂天堂。


不過如果穿梭老舊倉庫的光廊,這處昔日囤積出口砂糖、香蕉的倉庫,曾是為台灣賺取大筆外匯的地方;隨著城市工業化,倉庫荒廢無用、建築腐朽傾圮;經過活化,「棧貳庫」不只守望著高雄港的變遷,也敞開雙臂迎接高港郵輪觀光客及親港遊客。


看高雄港的前世今生就要從現在的「棧貳庫」,這處昔日高雄港2號碼頭說起。

高雄港的築港工程從1908年開始,陸續興建碼頭、疏浚航道、修築船渠;1914年(大正3年),日本人在新濱町(高雄築港時的海埔新生地)岸壁興建磚牆瓦頂單層小型倉庫,當時做為砂糖出口專用倉庫,而蓬萊港區也自1912年起發展成為散雜貨商港。


可惜高雄港的發展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美軍轟炸破壞殆盡;戰後由高雄港務局(高雄港務分公司前身)接收,並在1962年以鋼筋混凝土柱結合鋼架改建為可容納3000公噸的新式倉庫,是當年堆儲香蕉的主要空間,也見證了台灣經濟起飛的榮景。隨著貿易興盛,港區擴建,高雄港從蓬萊商港區向南延伸,並增加中島商港區及前鎮漁港。


1970年代,高雄港快速成長,貨櫃運輸成為主流,貨櫃中心就位於新增設的中島商港區及新擴建區域,當地更設有全台最早的加工出口區,隨著加工出口區與貨櫃運輸的快速發展,高雄港一度榮登世界第三大貨櫃港,重心也轉移至新擴建港區。


經濟產業的轉型,高雄港區重心轉移,舊港區倉庫群已無用武之地,高雄市政府啟動相關計畫,以文創產業重造舊港區,也走過一段艱辛歷程。濱海2號碼頭的倉庫雖於2003年公告為歷史建築,後來於2018年翻修活化,融合文創、餐飲、展覽,成功擄獲市民及遊客的心,與駁二、大港橋串成一線,日後更計畫將2號碼頭至10號碼頭沿岸,都打造成休閒文化特區,將是海港高雄一大特色。


百年前高雄港帶動高雄市的發展,百年後的高雄港除了繁忙的商業、經濟外,更增添休憩功能。假日有摩肩擦踵的人潮,落日餘暉伴著徐徐海風吹拂,現在的濱海港畔多了浪漫、悠閒。


bottom of page